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哪些弊端?
项目成本管理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在建筑市场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但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使建设项目得到合理的成本是项目成本管理岗位面前十分困难的工作和任务。
从目前的建筑市场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具有以下问题:
一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多头。
在项目配额制方面,根据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国家统一配额制、行业统一配额制、区域统一配额制、企业配额制、补充配额制等,省配额制由省配额制站统一实施,政府投资市政项目由政府颁发市配额制,因为两个岗位的要求和掌握规模不同,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矛盾,导致配额制用户不知所措,相关部门难以仲裁。
二是计价方法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方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方式。定额总是想包罗万象,但总是不可能涵盖一切,因为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定额越全面,越适得其反,很难实现预期的目的。时间滞后和具体内容僵化通常使人们在使用定额时陷入困境,这是十分尴尬的。
此外,我国现行基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项目预算定额消耗及相关费用及相应价格按社会平均水平编制,基于此形成的项目成本基本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该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体现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费和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水平上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
三是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整个过程的监控。
目前,建筑市场交易中的不正当竞争仍然十分严重。不按规定办事,盲目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不按质论价,垫付工程施工资金,拖欠工程资金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许多建设项目质量差、工期长、预算过高、效率低、浪费人员等现象。甚至甲方、乙方和咨询机构也串通,故意增加项目成本以获取利益,后果非常糟糕。
例如,设计人员人工改变设计,提高标准;因为精度、深度不足,工程施工设计频繁变化;投资者只希望低价投标,但通常忽视投标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导致分包行为,承包商通常采取低价中标、索赔利润的方式,依靠合同漏洞和监控赚钱,造成工程成本管理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