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利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化和复杂性,需要完善和改革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效率,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1 主要问题
1.1 监督体系不完善
2000 年颁布的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 本条例规定了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铁路、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本条例颁布后,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逐步建立,但尚未完善。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一直由省市质量监督机构承担,但截至目前 2008 年底,全省 13 个市中,仅 7 个市设立了独立的质量监督机构。 65 县(市)尚未设立独立的质量监督机构。
2008 年 9 每月质量监督费取消后,质量监督机构的资金筹集尚未形成固定的渠道。这不仅影响了质量监督机构的稳定性和质量监督的发展,而且也导致了难以建立新的独立质量监督机构。县级组织的水利建设应由县级负责[1],实施省级县后,但县级更难建立独立的质量监督机构。
1.2 监督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依据是水利部 1997 年度颁布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条例颁布后,本条例未相应修订,未具体执行本条例的要求。同时,10 多年来,水利建设的形势、形式和要求、技术、工艺和材料、实施标准、规范和规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现行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立、定位和定位,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同时,由于本规定没有具体的奖惩条款,影响了质量监督的效果。由于缺乏质量监督的程序、手段和结果,水利部监督站、省监督站、市监督站在质量监督工作模式、方法和标准上不一致,甚至同一站内部也不一致。
1.3 监督效能不到位
监督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完善,不仅使部分项目未能真正实施质量监督制度,而且使质量监督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率。参与单位表面上可能非常重视质量监督,但当监督涉及到相关单位的利益时,监督方和监督方往往会形成隐藏甚至明显的冲突,质量监督有时会成为游戏组的一方。一些被监督的对象无法提供真实和全面的信息,导致监督的基础不真实。监督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没有得到妥善执行,有些甚至被拒绝执行。由于规定的程序,一些被监督的对象往往只需要程序中的质量监督,这使得质量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形式[2]。同时,监督本身也存在深浅监督、严格宽松要求、高强度、低强度等情况分监督人员主动性、责任感不强,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 质量监督体制改革
2.1 完善监督制度
质量监督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制度安排,但也存在成本和收入问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质量监督体系的收入远远大于成本,这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依据。同时,信任政府的传统文化也是政府质量监督体系供应的重要原因[3]。水利工程没有直接和具体的用户
系统供应包括系统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本条例总体上解决了系统设计问题,关键在于实施。目前,首先要突出加强省级质量监督机构的建设,使其具有直接承担重要项目质量监督的能力,也具有承担质量监督管理的责任和能力。其次,要突出县级质量监督能力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行的方法是在行政主管部门设立质量监督机构。如果条件允许,应独立设立,也可以将监督职责分配给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机构。第三,解决省、市、县质量监督的分工问题。同时,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础,应妥善解决监督机构的属性和资金问题
2.2 健全监督制度
一方面,应抓紧修订《规定》,通过新《规定》,完善水利质量监督的基本制度,统一质量监督机构设置,规范监督方式和质量监督检测、质量验收等行为,为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正规化提供法规基础。在《规定》进行修订时,一是应突出明确《条例》规定的相关罚则,以提高《规定》的严肃性。二是应授权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各地的质量监督规定,并允许各地的规定严于《规定》。另一方面,由于质量监督的技术性很强,有必要制定水利行业标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规程》,以在操作层面上进一步规范质量监督及质量评定等具体工作。
2.3 建立质量验收制度
在水利工程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需提交质量评价意见或质量监督报告,这种做法在理论上难以成立,实践上也存在弊端。从理论上讲,质量监督机构不是质量的责任主体。质量监督机构不需要对质量是否合格作出承诺,没有义务为建设方作出质量担保。从实践上看,一些工程明明存在质量缺陷甚至不合格,或工程质量资料不齐全,但参建方还是要求质量监督机构核定质量为合格或优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后,参建方就没有责任了,至少责任变小了。客观上,监督机构不可能旁站监督,对质量状况不可能完全清楚,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作出的质量评价难免缺乏准确性,并助长一些参建单位的规避心理,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事实上,一些经监督机构核定为合格甚至优良的工程,仍存在质量问题,有的还发生了事故。
因此,有必要建立质量验收制度。即在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前,由质量监督机构主持,对工程质量进行专项验收,提出质量等级建议,提交验收委员会审定。质量验收可以进一步明确参建各方的责任,理顺监督与被监督、责任主体与非责任主体的关系,并与档案、消防、审计、移民等专项验收一起,共同组成专项验收体系。
2.4 建立监督机构间的协作机制
单靠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难以对工程质量作出准确的把握和判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建立各行业质量监督机构之间协作机制,发挥各专业质量监督机构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能力和效果。当前迫切需要使监督机构间的协作制度化、常态化。
3 质量监督的工作方式改革
3.1 突出监督重点
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帮助参建单位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但监督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监督与处罚上。首先要加强监督,通过监督规范质量行为,培养和树立参建方的自律意识[4]。其次是要适度处罚,把《条例》规定的罚款、停工整顿、吊销资质资格等措施落实到位,以提高质量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在具体工作上,监督机构应抓住关键节点、部位和工序,提高把握关键问题的能力,力求事半功倍。
3.2 优化监督方式
由于人力、经费等原因,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通常采用巡查的方式,很少采用驻点监督方式,使监督的效能大为降低。因此,对重要的、技术复杂的工程,应实行派驻现场的监督方式,或者采取阶段驻点的监督方式。这样,既可以在关键节点发现并纠正问题,又有利于提升质量监督效能。当然,质量责任的主体是以业主为首的参建各方。监督机构不应过多地干涉参建方的正常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既要避免缺位,也要防止越位。
3.3 强化监督检测
质量监督机构的现场检查大都是目测,显然,工程质量不是仅靠观察就能作出判断的。监督机构应配备基本的检测设备,监督员也应具备检测能力。监督过程的复杂检测应委托检测单位承担。通过质量监督检测,提高质量监督的可信性和效能性。业主既然已经委托检测,为何还要监督检测?因为业主是参建一方,存在着隐瞒
真相的主观可能,检测单位与业主也是合同利益关系,而监督检测由监督机构直接委托,可以更好地保持检测的客观性,并对施工、监理、业主的检测形成制约。
3.4 扩大监督范围
过去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是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但近年来,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的质量问题有增多的趋势[5]。故应延伸监督范围,将金属结构、机电设备、预拌混凝土等作为质量监督对象,适时到厂家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出厂验收。质量检测也应作为质量监督检查的对象,设计质量监督应逐步实行。总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不能再局限于工地现场,应逐步实现对水利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的全覆盖监督。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11/14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