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制研究
2022-06-01 企企科技 移动报销 事项会计 项目管理 协同办公

【摘 要】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工程建设监管的理论、内容、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了解,分析了工程建设监管的现状,找到了一些当前存在的漏洞,从宏观上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然后从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这一方面的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完善质量监管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监督体系 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

1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体制改革的战略和方法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是指监督机构依法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责任、勘察文件、设计文件、检测报告、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调查取证、提出处罚建议、行政执法活动的行为。

虽然质量监督体系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当前形势下,应存在以下突出问题:⑴质量监督体系的社会意义逐渐淡化;⑵监督手段单一,技术含金量低;⑶质监人员构成不合理;⑷缺乏外部激励机制;⑸工作性质定位不明确。

工程质量验证体系被备案体系取代后,整个质量监督体系存在重新定位工作性质的问题。然而,几年后,这个问题一直不清楚,严重阻碍了质量监督机构的调整和发展。那么,如何调整和发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实现长期监督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⑴尽快定位工作性质。无论是技术还是技术管理,整个工作体系都应尽快达成共识。只有确定工作基调,才能调整人员构成,改革工作方法,满足社会和政府的需要。

⑵尽量丰富工作手段,提高技术含量。无论工作性质如何定位质量监督体系,技术水平始终是基础。要加强技术含量,必须从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将现场对实物的监督延伸到对施工技术方案的监督检查;二是将工作重点从实物外观监督转向重要隐蔽工程监督。

⑶调整现有技术人员的组成,为工作模式的转变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质量监督机构应停止从技术中学直接从大学招收应届毕业生,从企业挖掘一定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团队,或招收应届毕业生一段时间,逐步改变现有人员结构,建立高端技术监督部门。

⑷改变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效率。质量监督体系应是监督以上的高端监督部门。不可能像监督一样监督项目的全过程和全覆盖,只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查。但现有的工作机制并没有充分发挥系统的监督效率,应依靠市场诚信机制,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模式,改变现有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效率。

⑸建立外部激励机制,促进质量监督部门自身的发展。只有竞争才能得到改善。考虑同一地区若干质量监督机构的模式,逐步建立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

2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体制改革的起点

⑴做好政府委托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实际上,质量检验机构更适合公共机构,因为它适合我国政府机构精简效率的趋势,工作资金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也很容易被社会各方接受,保持权威。

⑵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的国家和地区规范。首先从质量监督、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程序和质量行为监督、工程实体抽查、工程文件审查、违法处罚等环节进行。

⑶区分程序性监督和技术性监督两类不同的监督,合理配置机构和人员,整合监督工作,促进监督体制的合理化。

⑷继续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逐步简化人员,提高质量,通过监督人员培训考核简化部分不适合质量监督人员,通过持续培训和自然更新,不断提高监督人员的质量。此外,还应调整质量监督人员

作的经费来源,理顺取费渠道,逐步实行政府统收分支,开征建筑税,监督经费由财政拨给的长远目标。

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民目标,节能降耗理应成为各地区各部门一种现实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然而节能降耗不可能完全靠市场自发进行,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监管。尽管当前一些地方相继成立节能监察中心,但其监管缺乏过硬手段。由于当前我国节能法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执法主体不明确,造成了全国节能执法,基本都是提出要求、限期整改,很难罚款的这种执法乏力的局面。因此,要扭转上述被动局面,需要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使节能降耗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一是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法规,制订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标准以及能效标识和再利用标识制度,鼓励节能,惩处浪费。当前的能源形势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比,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资源节约标准发展规划研究、节能和环保标准体系不完善、大部分用能设备没有能效标准、标准实施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障等。为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法规及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企业、公民和有关组织在节能降耗这方面的权利、义务和奖惩办法,并严格执法。二是运用经济、行政手段,将市场调节机制、政府调控机制、社会调整机制三种机制结合起来,促进各地区各部门自觉实施节能降耗。全面核算各种能源的价格,运用经济手段来促进节能降耗。今后在制定价格时,要本着把原生资源价格控制在略高于再生资源价格的水平,只有这样才利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三是政府要大力支持新能源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并倡导全社会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节约各种能源。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设立节能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大节能技术课题研究。利用强制和奖励相结合的机制,引导全社会合理、高效地消费能源。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节能的实践要靠企业、团体、个人和社会;但是节能实践的推动力,绝对是靠政府的政策、法规、管理和行政力。 3结论 论文对工程建设监管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进行了探索。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真正与国际接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见解:尽快丰富工作手段,提高技术含量,尽快定位工作性质,调整现有技术人员构成,为工作模式的转变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改变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外部激励机制,促进质检部门自身发展等等。

通过这些方面着手对工程建设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并做好政府委托质量机构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各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全国范围和地区规范。区分程序性监督和技术性监督两类不同的监督,合理配置机构和人员,整合监督工作,促进监督体制的合理化,继续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逐步精简人员,提高素质,调整质量监督工作的经费来源,理顺取费渠道来规范质量监督工作,推进质量监管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梁小群.正确处理工程质量监管中的社会经济关系[J].建筑,2000,(1):15-50.

[2]赵德晟.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探讨[J].建筑施工,2003,(4).

企企科技第二届用户大会
    相关文章

立即开始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

使用企企管理云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帮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