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0日,建设部建标〔2002〕12号文件发布建设
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自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的目的是全面总结国际先进建设
项目管理的基本实践,促进科学、标准化、法律管理,提高建设
项目管理水平,符合国际惯例,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在招标中提供技术投标。事实上,企业在项目实施前向施工方表明,施工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层参与项目活动,应反映企业管理规则和企业利用制度,确保项目管理按照规定的程序运行。当然,项目管理内容从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招标投标到项目竣工决算、经济分析项目管理总结评估、奖惩基础,直到项目回访、保修为整个过程,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新规范:目前施工企业在招标中,往往以施工组织设计取代项目管理规划,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满足项目管理规划的要求。
1.根据招标文件和发包人对招标文件的解释编制。
企业管理层对招标文件进行分析研究。
工程现场情况。
发包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
市场信息。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投标决策意见。
施工组织的设计显示了投标人技术和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有利于赢得竞争。因此,依靠企业管理的智慧和经验,充分发挥综合优势。
2、编制工程概况应说明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和环境特点;施工条件;项目管理特点和总体要求。
施工部署应标明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目标;拟投资的最高人数和平均人数;分包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施工程序、项目管理总体安排等。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流程和施工顺序、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安全施工设计、环保内容和方法。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应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可用网络图表示。
资源需求计划资源需求由劳动力需求、主要材料和周转材料需求、机械设备需求、预制品贷款需求、大型工具、设备需求等计划可用图表表示。
施工准备计划包括施工准备组织和时间安排、技术准备和质量计划编制、施工现场准备计划、操作团队和管理准备计划、材料准备计划、资金准备计划等。
施工平面图包括施工平面图说明、施工平面图、施工平面图管理规划。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应具有针对性和重点,主要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季节性施工、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因素和识别清单、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和损失估计、风险管理是关键、风险防范对策、风险管理责任。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指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信息管理还包括适合项目经理的信息流通系统、信息中心建立规划、
项目管理软件选择和使用规划、信息管理实施规划等。
3.项目质量控制原则
1)项目质量控制应遵循GB/T要求实施19000家族标准(2000版)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方针、计划、执行、检查和循环处理方法。
3)应符合施工技术标准和施工单位要求。
4)质量控制应包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5)质量控制必须实行样板制。 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三检制(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对隐蔽工程、指定部件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但定为不合格,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6)应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评办法。 7)检验批、分项工程一定要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和认可。 8)承包人对发包人、分包人对承包人负责,承包人对分包人工程还应负连带责任,分包人应接受承包人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程序编制质量计划——实施计划(施工准备阶段、过程控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质量计划项目质量计划是指项目应达到质量标准和如何达到这些标准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其基本原则之一是:施工质量是通过质量计划的实施所开展的质量保障活动达到的,而不是通过事后的质量检查得到的。质量管理从项目质量计划安排开始的,是通过对项目质量计划的实现的。 1)质量计划编制内容有: (1)编制依据; (2)项目概况; (3)质量目标; (4)组织机械; (5)质量控制和管理组织协调系统的描述; (6)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测和试验程序等; (7)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的指导书; (8)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的要求; (9)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根据招投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编制有效文件一览表; (2)应进行图纸自审、会审、并形成文件; (3)材料采购应进行选择和评价; (4)应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 3)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应按分项、检验批在施工前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工程变更一定要有联系单并经确认; (3)工程测量应符合中前编制控制方案、测量点在妥善保护; (4)材料采购一定要在合格名录中,进场必须验证,并经监理确认; (5)材料搬运、储存应符合规定,并建立规范; (6)现场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应进行标识; (7)机械设备应按计划调配,并满足施工需求,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资格确认,持证上岗; (8)计量器具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9)工序控制: a)人员持证上岗; b)按操作规程(企标)、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 c)工序检验、试验应符合规范要求,对不符合应进行及时处理; d)管理人员应作好施工工序记录。 (10)特殊过程、指定控制点应按预先编制作业指导书实施。 (11)对成品、半成品应采取有效措施给予保护。 (12)对发生质量事故必须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置。 4)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必须在自检合格基础上才能交付进行竣工验收; (2)竣工验收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3)竣工验收时查出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置; (4)相关人员应在验收文件签字; (5)应按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撤离现场。 5)质量持续改进 (1)应对项目进行评价,识别质量持续改进区域,确定改进目标,选定解决办法; (2)对验证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和过程,应按规定进行鉴别、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 (3)对不合格品返修后应重新进行验证。 四、其它关于进度、安全、现场、文明、环境、回访和保护等控制措施,基于篇幅限制,这里不作论述。 总之,如何实施GB/T50326-2001标准,在招标中技术标体现,还有持大家进一步探讨,以上看法有不足之处或错误,望给予批评。